梁昕-《資本市場會計與財務研究》課程文獻展示課件_第1頁
梁昕-《資本市場會計與財務研究》課程文獻展示課件_第2頁
梁昕-《資本市場會計與財務研究》課程文獻展示課件_第3頁
梁昕-《資本市場會計與財務研究》課程文獻展示課件_第4頁
梁昕-《資本市場會計與財務研究》課程文獻展示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MediaCoverageandtheCross-SectionofStockReturnsLilyFangandJoelPeressForthcomingintheJournalofFinance媒體報道與股票收益截面分析梁昕10分析框架研究問題與分析思路數(shù)據(jù)與描述統(tǒng)計——樣本與變量樣本

(1)NYSE的所有上市公司(主要是大公司)

(2)隨機選擇的500個在1993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間在NASDAQ上市的公司變量

(1)媒體曝光度(overallmediaexposure):該只股票報紙上的文章數(shù)

(2)股票收益(stockreturn)、市值(marketcapital)、交易量(tradingvolume)來自CRSP系統(tǒng)

(3)會計數(shù)據(jù)如資產(chǎn)賬面價值(bookvalueofassets)來自Compustat系統(tǒng)

(4)分析師報道度(analystcoverage):分析師預測的次數(shù)為了方便后面的研究,首先就樣本本身進行描述統(tǒng)計。同時報告了非條件數(shù)據(jù)和條件數(shù)據(jù)

非條件數(shù)據(jù)(unconditionalstatistics):樣本中被報道的公司所占的比例;

條件數(shù)據(jù)(conditionalstatistics):平均每只股票被報道的文章數(shù)描述統(tǒng)計結(jié)果:

*非條件數(shù)據(jù)

1.總體的媒體曝光度很低。

2.不同報紙的報道幅度不同。

3.不同媒體之間有75%的報道重復。

*條件數(shù)據(jù)

媒體曝光度分布很不平均

*其他樣本特征

1.媒體報道是一種持續(xù)性現(xiàn)象:在給定月份無媒體報道的公司中83%在下個月也將沒有媒體報道;49%報道程度中以上的公司在下個月仍舊有較高的媒體曝光度。

2.媒體報道的持續(xù)性特征在小公司里更明顯數(shù)據(jù)與描述統(tǒng)計——媒體報道的樣本特征TableI:SummaryStatisticsofNewspaperCoverage

數(shù)據(jù)與描述統(tǒng)計——媒體報道的決定因素Fama-MacBeth回歸方法(Fama-MacBethRegressionModel)因變量:NumberofArticles——平均一年內(nèi)的報道文章數(shù)自變量:Size——上一年度股本市值的自然對數(shù)

B/M——上一年度末股本賬面價值與市值比的自然對數(shù)

ANALYST——上一年度分析師盈利預測次數(shù)+1取自然對數(shù)

INDIVIDUALOWNERSHIP——個人投資者所持股份占總流

通股的百分比

ANALYSTDISPERSION——analyst的標準差與均值比的絕

對值+1取自然對數(shù)

IDIOVOL——股票異常波動率的自然對數(shù)

PAST_RETURN——本年度股票收益率與上一年度收益率

的比值

ABS_PAST_RETURN——PAST_RETURN的絕對值數(shù)據(jù)與描述統(tǒng)計——媒體報道的決定因素回歸結(jié)果分析:

1.公司規(guī)模越大,越容易被報道

2.價值股,即保持公司規(guī)模不變,B/M

ratio越高的公司越容易被報道

3.分析師報道與媒體報道呈現(xiàn)替代關系

4.個人投資者所占比重越大越容易被報道

5.分析師超常報道與異常波動率越大媒體報道月多

6.上一年收益率影響不顯著TableII:DeterminantsofMediaCoverage截面分析與實證結(jié)果——單變量分析1.單變量分析(UnivariateAnalysis)

*對數(shù)據(jù)進行二維分類:媒體報道程度(無報道/No-coverage,低報道/Low-coverage,高報道/High-coverage)和公司特征(size,book-to-market,pastmonthreturn,currentmonthreturn,price)

*統(tǒng)計結(jié)果:

(1)總體而言,無報道公司與有報道公司間存在媒體溢價(MediaPremium)

(2)

根據(jù)公司特征分類的單變量分析結(jié)果與描述統(tǒng)計里的非條件分析結(jié)果基本一致

(3)就currentmonthreturn而言,與Chan(2003)的研究結(jié)果相符合:對股價下跌的失敗企業(yè)而言(loserstock),有報道的股票傾向于保持下跌趨勢,而無報道企業(yè)則出現(xiàn)逆轉(zhuǎn)。2.多變量分析(MultivariateAnalysis)

*將樣本非為無媒體報道(no-mediacoverage)、低媒體報道(low-mediacoverage)、高媒體報道三類(high-mediacoverage)

*多頭-空頭組合(long-shortportfolio):

(1)零投資(zeroinvestment)

(2)無報道公司股票多頭-高報道公司股票空頭

*

在四種模型下,對上述組合的收益進行回歸分析:CAPM、theFama-Frenchthreefactor-model、theCarhartfour-factormodel、afive-factormodel(包含Pastor-Stambaughliquidityfactor)

*

回歸結(jié)果中的截距項即為alpha,即為媒體溢價(MediaPremium)截距項顯著則說明媒體溢價的存在

截面分析與實證結(jié)果——多變量分析截面分析與實證結(jié)果——多變量分析

*回歸結(jié)果分析:

(1)上述四個模型均顯著,結(jié)果與單變量分析相符合,即在綜合考慮市場溢價(Mkt-Rf)、公司規(guī)模(SMB)、賬面市值比(HML)、動力因素(UMD過去12個月最高收益率與最低收益率之差)、流動性等因素下,仍存在無媒體股票溢價

(2)與公司規(guī)模(SMB)、公司規(guī)模(SMB)、動力因素(UMD)正相關;與整體市場波動(Mkt-Rf)負相關

(3)媒體效應主要由多頭(無媒體報道股票)產(chǎn)生,空頭(高媒體報道股票)的alpha不顯著。不對稱性意味著被媒體忽視的股票有顯著的溢價從而產(chǎn)生媒體效應

(4)否定了BarberandOcean(2007)的“attention-grabbing”理論:個人投資者傾向于購買那些出現(xiàn)在新聞中引起其注意且被低估的股票。此時媒體溢價應主要來自高媒體報道股票,與本文結(jié)果相反。TableIV:Media-relatedTradingProfits:BaselineMultivariateResultsTableV:Media-relatedTradingProfitsbyFirmCharacteristics截面分析與實證結(jié)果——穩(wěn)健性分析3.穩(wěn)健性分析(Robustness)

*基于以下四個因素的穩(wěn)健性分析,排除媒體效應因其產(chǎn)生的可能性:

流動性等微觀市場結(jié)構相關:

(1)bid-askbounce

異常收益:

(2)post-earningsannouncementdrift(盈利報告)

(3)IPOunder-performance(IPO低估)

(4)delistingbias(退市偏差)

*用bid/askmidpoints為基礎的月收益率代替收盤價為基礎的月收益率:更加顯著

*剔除盈利相關的媒體報道和IPO股:穩(wěn)健

*退市公司匯報定為-30%:穩(wěn)健

*剔除科技股的影響(科技股在樣本期間波動很大):穩(wěn)健理論解釋——收益的持續(xù)與逆轉(zhuǎn)Loserstock:過去12個月月收益為負的股票Newsloser:期間有頭條新聞的公司

No-newsloser:期間沒有伴隨任何新聞的公司Chan(2003)的研究發(fā)現(xiàn),newsloser傾向于在未來的12個月內(nèi)保持負收益,而no-newsloser則能夠發(fā)生股價的逆轉(zhuǎn)將nocoveragestock與no-newsloser相對應,high-coveragestock與newsloser相對應,由于構造的zeroinvestmentportfolio是持有無媒體報道股票多頭與高媒體報道股票空頭,從而有前者的收益率高于后者——媒體效應理論解釋——收益的持續(xù)與逆轉(zhuǎn)媒體效應是來自?

(1)高媒體報道股票負收益的持續(xù)?

(2)無媒體報道股票收益的逆轉(zhuǎn)?由表4可知TableIV來自(2)由(2)引起的媒體效應的持續(xù)時間多長?

Chan(2003)的研究表明,無媒體報道股票的逆轉(zhuǎn)模式是短期的:基于股價$5.00以上(與本文類似)的股票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逆轉(zhuǎn)只在新聞公布后的一個月出現(xiàn)。

如果媒體效應由此引起,則媒體效應也必為短期的。媒體效應并非由短期持續(xù)-逆轉(zhuǎn)引起的

1.本為分別對消息公布后1個月、3個月、6個月(informationperiod),持有1-12個月(horizon)的zeroinvestmentportfolio的收益回歸,發(fā)現(xiàn)在持有期超過1個月媒體效應仍舊顯著,由其在Fama-French3模型下(Chan(2003)使用的模型)。

2.信息期間越長,即距離消息發(fā)布的時間越長,媒體效應越穩(wěn)定。在信息期間為1個月時,顯著性隨模型中考慮的因素的增加而減弱,但信息期間為6個月時各模型顯著性相差不大。理論解釋——交易障礙假設理性人假設下提出兩種解釋:

(1)交易障礙假設(“ImpedimentstoTradeHypothesis”、“illiquidityhypothesis”):在存在理性經(jīng)濟人套利的情況下,媒體效應的存在來源于巨大的交易障礙。

(2)投資者認知假設(“TheInvestorRecognitionHypothesis”)對交易障礙假設的檢驗

如果交易障礙假設可以檢驗媒體效應,那么由媒體效應產(chǎn)生的超額收益會集中在流動性最弱的股票。流動性指標:theAmihud(2002)illiquidityratio,bid/askspread,dollartradingvolume,price

理論解釋——交易障礙假設考察在不同流動性水平下zeroinvestmentportfolio的alpha值——媒體效應水平1.bid/askspread指標下:買賣差價最大時,媒體效應最強。

2.Price指標下:股價最低時,媒體效應最強。

3.在tradingvolume和Amihudilliquidityratio(股票的日收益絕對值與日交易量的比值,10^6)指標下:中等流動性下媒體效應最強。1和2的結(jié)果驗證了交易障礙假設,但3對在實務中應用交易障礙假設的解釋力提出了懷疑。TableVIII:IlliquidityandtheMediaEffect理論解釋——投資者認知假設1.在分析師報告和個人投資者比例的指標下,投資者認知度越低的股票媒體效應越強。2.媒體效應與idiosyncraticrisk、theratioofidiosyncraticvolatilitytothenumberofshareholders正相關小結(jié):雖然交易障礙假設可以解釋媒體效應為何一直存在,但不能解釋其是如何產(chǎn)生的。

因而得出結(jié)論:

媒體在增強投資者認知度上的作用產(chǎn)生媒體效應,而交易障礙使得媒體溢價不能通過套利交易而消除。TableIX:InvestorRecognitionandMediaEffect理論解釋——投資者認知假設Diether,Malloy,andSchebina(2002)(DMS)的文章指出高頻率的分析師預測往往導致低的股票收益Angetal.(2006)idiosyncraticvolatility高的股票收益率低。在承認投資者認知假設的前提下,本文試圖分析媒體效應與分析師報道效應,媒體效應與idiosyncraticvolatility效應之間的關系

(1)媒體效應不能被納入idiosyncraticvolatility(特制波動率?)效應,因為在不同程度的idiosyncraticvolatility下,媒體效應很小

(2)idiosyncraticvolatility效應也不能被納入媒體效應,在無媒體報道子樣本中出現(xiàn)了相反的情況

(3)媒體效應不能被納入分析師報道效應

(4)分析師報道效應也不能被納入媒體效應給定分析師報道程度低媒體報道度的收益高;給定媒體報道度,低分析師報道度的收益高。結(jié)論通過對媒體報道與股票收益之間的截面分析,本文有以下結(jié)論:1.存在媒體效應。且在考慮風險因素(市值、規(guī)模、賬面市值比、動力因素、流動性)的情況下,低媒體報道度的股票收益存在媒體溢價。2.媒體溢價在小型、低分析師報道度、高個人投資者比、高特質(zhì)波動的股票中尤為顯著。(投資者認知假設交易障礙假設)3.媒體效應是截面模式而非時間序列模式(不能由收益延續(xù)-逆轉(zhuǎn)模式解釋)4.投資者認知假設可以解釋媒體效應的產(chǎn)生原因,投資者認知假設解釋其為何一直存在而不被套利交易消除5.現(xiàn)實指導:即使不是獨家新聞,媒體報道本身能夠減輕市場的信息摩擦。公司的媒體關系能夠影響其資本成本。且媒體報道可作為傳統(tǒng)公司信息傳播媒介——分析師——的有效替代。拓展自己的疑問:對idiosyncraticvolatility部分及最后三者關系部分不是很理解。國內(nèi)學者相關的研究2010饒育蕾,彭疊峰,成大超《媒體注意會引起股票的異常收益嗎?——來自中國股票市場的經(jīng)驗證據(j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