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動在脊髓損傷后尿儲留中的應用分析_第1頁
品管圈活動在脊髓損傷后尿儲留中的應用分析_第2頁
品管圈活動在脊髓損傷后尿儲留中的應用分析_第3頁
品管圈活動在脊髓損傷后尿儲留中的應用分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品管圈活動在脊髓損傷后尿儲留中的應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脊髓損傷后尿潴留中實施品管圈活動的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接診的脊髓損傷后尿潴留患者30例(對照組)與2014年7月-2016年接診的脊髓損傷后尿潴留患者40例(研究組)進行研究,對照組期間采取常規(guī)留置尿管管理,研究組則成立品管圈小組,實施品管圈活動管理。觀察記錄兩組期間自行排尿率與患者對家屬滿意率,并對比分析。結果:研究組患者自行排尿率、患者對護理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脊髓損傷后尿潴留中應用品管圈活動不僅可以提高自行排尿率,而且可以提高護理滿意率,值得借鑒?!娟P鍵詞】脊髓損傷;尿潴留;品管圈活動;效果脊髓損傷屬于常見常見疾病,尿潴留是其常見并發(fā)癥,會誘發(fā)患者排尿功能障礙,且持續(xù)時間較長,若不及時處理,會對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學習等造成影響,需加強重視。臨床處理脊髓損傷后尿潴留的方案為留置尿管,但長時間留置尿管可能會造成排尿無法自控,外出傾倒尿液不便等[1]。為了進一步探討品管圈活動在脊髓損傷后尿潴留中的效果,我院實施了研究,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共計納入對象70例,其中2013年1月-2014年6月接診的脊髓損傷后尿潴留患者30例作為對照組,2014年7月-2016年接診的脊髓損傷后尿潴留患者40例作為研究組。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齡19-54歲,均值34.8±5.3歲。研究組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齡18-56歲,均值34.5±5.7歲。在前述一般資料上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可比。1.2方法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留置尿管管理,研究組則采取品管圈活動管理,措施如下:①成立品管圈活動小組:由主管護師當圈長,護士長及護士作為成員,每周進行1次品管圈活動,1個月后間隔半月1次品管圈活動。②原因分析:對脊髓損傷后尿潴留原因進行分析,主要有護士對尿潴留知識、護理方法等方面知識欠缺;不知什么是間歇性導尿;不知什么是排尿日記及其如何應用等[2]。③品管圈活動實施:定期進行活動,采取PDCA管理理念、魚骨圖及頭腦風暴法等處理,出院時分析留置尿管主要原因,針對以往原因制定有效的措施。④護士對策:組織全科人員學習《神經(jīng)源性膀胱護理指南》中有關于尿潴留的相關知識,促使他們在學習期間便可掌握尿潴留護理管理措施;促使護士掌握膀胱再訓練方式,比如反射性排尿、定時排尿及間歇性導尿等;促使護士學會如何執(zhí)行記錄排尿與飲水計劃日記;通過觀摩視頻的方式指導護士學會清潔導尿,并和醫(yī)生溝通應用藥物來緩解逼尿肌松弛,提高患者排尿水平。⑤患者及其家屬對策:將排尿日記與飲水計劃打印發(fā)放給患者及其家屬,叮囑他們要定時飲水,早、中、晚餐各自200-300ml流質或水分,流質有水、湯、粥、果汁等,每天總量控制在2000ml以內(nèi)[3];對患者漏尿、導尿量、導尿時間、自排尿等進行詳細記錄;做好反射性排尿訓練,即導尿前0.5h尋找刺激點,誘發(fā)膀胱的反射性收縮,引發(fā)排尿。此外,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清潔導尿操作示范,同時解釋相關的動作要領與注意事項等,在觀察清潔導尿期間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處理,直到完成正確的操作為止。1.3觀察指標觀察記錄兩組期間自行排尿率與患者對家屬滿意率,并對比分析。1.4統(tǒng)計學處理將本次研究的相關數(shù)據(jù)錄入EXCEL表格中,統(tǒng)計學分析采取SPSS18.0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χ2)檢驗,以P<0.05作為統(tǒng)計學有意義的標準。2結果研究組患者自行排尿率、患者對護理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表1兩組患者自行排尿率與患者對護理滿意率比較[n(%)]組別自行排尿率患者對護理滿意率研究組(40)對照組(30)40(100.00)*24(80.00)40(100.00)*25(83.33)注:與對照組相較,*P<0.053討論尿潴留屬于脊髓損傷后最為主要的膀胱障礙,留置尿管是主要解決方法,但長期留置尿管會影響患者形象,而且無法自控排尿,給家屬帶來照料不便,甚至誘發(fā)尿液逆流,出現(xiàn)尿路感染等并發(fā)癥,增強患者痛苦。品管圈指的是同一工作現(xiàn)場內(nèi),工作性質相似的基層人員,自動與自發(fā)組成活動團體(幾人一圈),根據(jù)一定工作程序,采取品管圈手法與統(tǒng)計工具實施管理活動,最大化解決工作問題,從而更好地減少錯誤發(fā)生,提高工作效率[4]。我院針對常規(guī)留置尿管與品管圈活動管理脊髓損傷后尿潴留進行了對照研究,結果顯示采取品管圈活動患者在自行排尿率與對護理滿意率上均為100.00%,而常規(guī)留置尿管則依次為80.00%、83.33%,前者均明顯高于后者(P<0.05)。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在脊髓損傷后尿潴留患者中實施品管圈活動可以明顯提高自行排尿率與護理滿意率,因為本研究中采取的品管圈活動重點針對患者的自行排尿進行管理,除了提高護理人員專業(yè)知識,而且使得護士不再機械化地按照醫(yī)囑護理,而是更多地關注尿潴留的預防與處理,調動護理人員積極性,提高服務意識,增強責任感,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綜上所述,在脊髓損傷后尿潴留中應用品管圈活動不僅可以提高自行排尿率,而且可以提高護理滿意率,值得借鑒。【參考文獻】[1]時麗萍,徐海艷,周端鵬等.開展品管圈活動降低居家自我間歇導尿患者尿路感染率[J].護理學雜志,2013,28(1):18-19.[2]于寧,李忠海,楊婧雅等.品管圈活動在降低脊柱脊髓損傷患者轉移過程中皮膚損傷發(fā)生率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4):134-135.[3]呂慧頤,劉婉瑩,周衛(wè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