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化學模擬試題卷_第1頁
2018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化學模擬試題卷_第2頁
2018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化學模擬試題卷_第3頁
2018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化學模擬試題卷_第4頁
2018年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化學模擬試題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完美 WORD 格式范文.范例 .指導 .參考2017 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化學模擬試題一、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 20 小題,每小題 3分,共 60 分)1、下列科學家取得的成就與化學學科研究領域無關的是( ) 。哈伯發(fā)明合成氨技術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元素周期律居里夫人發(fā)現(xiàn)鐳2、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 ) 。只滴加氨水鑒別 NaCl、AlCl3 、 MgCl2、 Na2SO4四種溶液將 NH4Cl 溶液蒸干制備 NH4C1固體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用可見光束照射以區(qū)別溶液和膠體3、科學而藝術地設計板書是化學教師重要的教學技能. 設計板書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準確條

2、理簡潔用示意圖4、下列對農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稈的處理方法中,不符合“綠色化學”的是() 。就地焚燒發(fā)酵后作農家肥加工成精飼料制造沼氣5、下列初中化學認知性目標的學習行為所對應的學習水平最高的是( ) 。記住解釋識別區(qū)分6、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 (2011 年版 ) 對學生必須完成的基礎實驗做出了硬性規(guī)定,下列不屬于初中生必須完成的化 學實驗是 () 。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溶液酸堿性的檢驗收集不同的水樣,測定其 pH,并用圖表或數(shù)據(jù)等表示實驗結果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7、() 是為了解決教學問題、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確定的師生活動成分及其相互聯(lián)系與組織方式的謀劃和方略 .教

3、學方法教學設計教學策略學習方法8、下列哪項不屬于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 年版) 中“身邊的化學物質”設置的二級主題 ?( )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我們周圍的空氣常見的化學合成材料金屬與金屬礦物9、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 ( ) 。10、提問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必須經(jīng)歷的事情,課堂提問是化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不屬于化學課堂提問的 基本要求的是 ( ) ?;谥R間的內在聯(lián)系設置問題設置開放性問題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設置問題針對優(yōu)秀學生設置問題11、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閱讀、觀察、實驗、思考、討論和聽講等途徑去獨立探究. 自行發(fā)現(xiàn)并掌握化學原理的教學方法是 () 。演示觀察

4、法練習實踐法討論談話法引導探究法12、下列各組中兩種微粒所含電子數(shù)不相等的是() 。13、重在考查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獲取和加工化學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方式是( ) 。紙筆測驗檔案袋評價作業(yè)評價活動表現(xiàn)評價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 (2011 年版 ) 確定了 4 個一級主題衡量教學的好壞,主要看學生獲得知識的多少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應體現(xiàn)啟蒙性和基礎性教師的講解是學生實現(xiàn)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15、常溫下,下列各組物質中, Y既能與 X反應又能與 Z 反應的是 ()16、如下表所示的五種元素中, W、X、Y、Z 為短周期元素,這四種元素的原子最外

5、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2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X、Y、Z 三種元素最低價氫化物的沸點依次升高由 X、Y 和氫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價鍵物質 WY2、W3X4、 WZ4均有熔點高、硬度大的特性T 元素的單質具有半導體的特性。 T 與 Z 元素可形成化合物 TZ417、在“制取氧氣”教學中,某教師通過復習“氧氣的性質和用途” . 繼而過渡設問“如此重要的氣體如何才能獲得呢” 引入新課。該教師運用的導入方法是 () 。舊知導人實驗導入問題導人直接導人18、下列試劑不會因為空氣中的氧氣而變質的是() 。過氧化鈉氫硫酸硫酸亞鐵苯酚19、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是推行 ( ) ??萍冀逃刭|教育減負現(xiàn)代教

6、育20、化學課程標準的作用不包括 ( ) 。指導教學選拔人才評價學習編寫教材二、簡答題 (本大題共 2小題,第 21題 12分,第 22題 13 分,共 25分)21、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是科學教育的永恒目標。適當理解科學本質觀是科學素養(yǎng)的核心成分之一。我國在新頒布的科 學(79年級) 課程標準中提到,“通過科學教育使學生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發(fā)展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理解”??茖W作為一 種認識的方式,其本質觀與科學的認識論和科學社會學有關,也與科學知識及其發(fā)展所固有的價值和信念有關。(摘自梁永平 .理科教師科學本質觀調查研究 . 教育科學, 2005 年第 3期)結合上述材料,簡要回答問題:試說明在

7、新課程改革下如何基于科學本質觀進行化學教學。22、閱讀下列文字 . 回答有關問題。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科間的聯(lián)系不斷加強,以環(huán)境、能源、資源為線索的化學課程或以化學為主的綜合理科課程不斷問世,分科課程內部的綜合化趨勢日益明顯,這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重視學科知識的交叉,善于找到各學科知 識點間的聯(lián)結點,以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結合上述材料,簡要回答問題:試說明設置重視學科間的聯(lián)系的綜合課程具有什么重要意義。新課程改革下,提倡“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化學教學理念,化學課程如何體現(xiàn)新課理念?(摘自梁永平 . 理科教師科學本質觀調查研究 .教育科學, 2005年第 3期)

8、三、診斷題 (本大題 1小題, 15分)23、某化學教師為了檢測學生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知識的掌握程度。設置了下列試題,并對學生的答題結果進行統(tǒng)計 與分析。【試題】一位同學為了驗證鋅、銀、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五個實驗:將Zn、Cu分別放入稀鹽酸中 ; 將A9放入 Cu(NO3)2溶液中;將 Cu放入 AgNO3溶液中; 將 Cu放入 ZnSO4溶液中; 將 Zn 放入 AgNO3溶液中。下列實驗組合不能驗證鋅、銀、銅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是 ( ) ?!究荚嚱Y果】有 32.5%的同學選擇了 A 或 B。 試根據(jù)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本題正確答案是什么 ?試對學生解題錯誤的可能原因進行

9、分析和診斷。如果你要講評本題,你教給學生的正確的解題思路是什么 ? 四、案例分析題 (本大題 1小題, 20分)24、案例: 梁老師安排同學們分組進行生石灰與水反應的實驗,大家都觀察到如下現(xiàn)象: 將水滴到生石灰上,過十幾秒后才開始反應 ;生石灰塊狀固體碎裂:有白色“煙霧”生成并向空中上升:有“哧哧”的聲音,水沸騰了。經(jīng)過討論 . 大家對反應的原理、放熱的現(xiàn)象都取得了一致的意見,但對實驗中上升的白色“煙霧,存在疑問. “這白色煙霧是什么呢 ?為什么又會在空氣中上升呢 ?”同學們議論紛紛。梁老師認為,這是一個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好機會,有 必要調整一下教學計劃,讓同學們自己展開對這一問題的探究。于是

10、提出了問題:“同學們 . 根據(jù)這些現(xiàn)象你認為白色煙霧的成分可能是什么 ?”同學們紛紛提出自己的見解 .大致有 3 種意見:白色“煙霧”可能是水蒸氣凝結成的小水滴 ;白色“煙霧”可能是隨熱氣飄出的氫氧化鈣固體小顆粒 ;白色“煙霧”也可能既含有小水滴又含有氫氧化鈣固體小顆粒。粱老師進一步引導探究:“請根據(jù)你的假設,設計并動手進行實驗,證明你的猜測?!?頓時,教室里一片議論聲,同學們積極動手開始了實驗。大約過了十幾分鐘,看到多數(shù)同學已完成了實驗,梁老師建議 大家停下來,請各組談談自己設計的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及得出的結論。“我們將一只干燥的小燒杯罩在白色煙霧上,燒杯上出現(xiàn)了水滴,所以,我們認為是水蒸氣

11、?!?“你們沒有認真觀察”, 另一組同學馬上插話,“我們用的是玻璃片,除了水滴,還有白色粉末,連我拿玻璃片的手上都有了?!薄拔覀冞€向小燒杯中加了點水,又滴入了酚酞,結果變成紅色的了?!眴栴}:你認為上述實驗中白色“煙霧”的成分可能是什么?為什么會在空氣中上升 ?2 述案例中,梁老師運用了哪些教學方法 ?上述案例中,梁老師的做法體現(xiàn)了哪些教學理念 ?五、教學設計題 (本大題 1小題。 30分)25、閱讀下列三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務。材料一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 (2011 年版) 關于元素的內容標準:認識氫、碳、氧、氮等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常見元素, 記住并能正確書寫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知道元素的

12、簡單分類,形成“化學變化過程中元素不變”的觀念。材料二教科書的知識結構體系緒言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第一單元走進化學世界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 1 分子和原子課題 2 原子的結構課題 3 元素第四單元自然界的水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第九單元溶液第十單元酸和堿第十一單元鹽化肥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材料三某版本教科書“元素”所呈現(xiàn)的部分內容:一、元素利用化學方法分析眾多的物質 . 發(fā)現(xiàn)組成它們的基本成分元素其實只有一百多種, 就像可拼寫出數(shù)十萬個英文單詞的 字母只有 26 個一樣。例如,蛋殼、貝殼和石灰石的主要

13、成分都是碳酸鈣,而碳酸鈣是由碳、氧、鈣這三種元素組成的。再如, 氧氣 (02) 、二氧化碳 (C02) 的組成和性質不同 . 但它們都含有氧元素。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 這些氧原子的原子核內都含有 8 個質子,即核電荷數(shù)為 8,化學上將質子數(shù) (即核 電荷數(shù) ) 為 8 的所有氧原子統(tǒng)稱為氧元素。同樣,將質子數(shù)為1 的所有氫原子統(tǒng)稱為氫元素 . 將質子數(shù)為 6 的所有碳原子統(tǒng)稱為碳元素??梢姡厥琴|子數(shù) ( 即核電荷數(shù) ) 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在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原子的種類不變 . 元素也不會改變。討論】在下列化學反應中 . 反應物與生成物相比較,分子是否發(fā)生了變化?原子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元素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各種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